上一页|1|
/1页

主题:板楼走俏昆明楼市

发表于2013-05-22

通过近期的地产广告发现,有不少项目都打出板楼、板式高层等概念,经过多方面的了解,记者发现,这一现象源于昆明市区的板式住宅面临稀缺的现状。其实,早在2009年8月公示的《昆明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二十不”规定》(即业界所称“二十不”新规)对车位、商业、建筑立面色彩等做出明确规定之后,板楼就已成为新房市场的稀缺品。据记者通过广告统计发现,目前在售的板楼有银海樱花语、昆明广场、别样幸福城等。通过采访一些业内人士,记者得出结论,目前昆明楼市已经通过规划、在建的板楼新盘已经很少,初步统计仅有十余个。另外,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李铭钟称:“未来5年二环内将不可能再有纯正板楼。”

 

发表于2013-05-22

90%以上的新增供应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李铭钟告诉记者:“从我们手上接到的设计来看,90%以上的新房新增供应都将是塔楼和高层。”同时,他预测,虽然“二十不”规定对板楼做了明确限制,但是目前依然有少量的板楼在售,未来5年内,板楼将成为稀缺物业,空间较大。当然,这里讨论的是纯正的板楼,记者也发现,有不少板楼的升级或者“变形”版在出现,如洋房、板式小高层,包括河畔俊园等;“变形”的如万科的首创折板建筑。

这一些分析并非没有依据,根据记者从昆明建筑设计院获取的资料,不难发现,目前一环内已经没有新建的板式楼,二环范围内有6个板式楼在建,李铭钟分析认为:“从城市发展过程来讲,板楼肯定是越来越少的,因为同样一块地,建塔楼和建板楼对比,明显是塔楼能容纳更多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昆明在2009年明确了市区范围内只建塔楼和高层的原因,政府也在考虑市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发表于2013-05-22

板式住宅更人性化些

记者通过相关规划文件发现,建筑间距以及容积率的限定是决定板式楼逐渐在市区绝迹的主要原因,建筑间距决定了光照以及私密性,而容积率决定了居住密度和公共景观、设施的分配。拿购房者较为关心的光照条件来说,就昆明的要求而言,塔式间距比例是1.1~1.2,板式比例是1.6~1.7,这是从日照和遮挡的角度考虑,板式如能保证做到比例是1.6~1.7的间距,遮挡问题就能解决。可是做塔式,尽管做到了1.2比例的间距,对后面房子的影响是随着太阳的移动呈一条线的形式。

而且,这是以住在楼里的非朝南住户为代价得来的。李铭钟说:“但从整个市场来讲,塔式还是有缺陷的。日照是大家都要考虑的要素,尤其是这昆明气候这么好的地方,另外也要考虑在建筑的围合空间当中的感受,因为人不仅仅是要住在里面,还要感受到这个社区是我的一个家这样一个氛围。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板式住宅更人性化些。”

 

发表于2013-05-22

大部分昆明人较喜欢板式楼

板式楼从建筑物本身来说,反映的是一建筑物的长、宽、高之比。从其建筑特征来看,板式楼是东西长,南北短的建筑,且建筑层数一般不会超过12层。一般而言,板式住宅多为正南北方向,进深在15米左右,南北通透,板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长走廊式的,各住户靠长走廊连在一起;第二种是单元式拼接,若干个单元连在一起就拼成一个板楼,我们常见的单元住宅就是属于这种。可以说,无论是80年代的分配房时代,还是之后的商品房时代,昆明人对于板式住宅都有很深的情节,家住白马小区的徐女士告诉记者:“我住了大半辈子的板式,儿子虽然给我买了新房,是塔楼在24层,但是我还是喜欢老的板式楼,就还是搬回来住。”

板式楼具有,进深小、面宽大、南北通透等特征。它在朝向、通透性、建筑密度、人均绿化率等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别样幸福城营销总监丁桂华就曾表示:“只有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设计才能更有利于发挥板楼的通风采光的,同时也使室内的户型更加方正,同时,由于板楼的户型不易改造,这就要求开发商在设计户型的时候精益求精。这也就是为什么板楼的价格会比塔楼高的一个原因。”

 

发表于2013-05-22

板楼肯定好啊

发表于2013-05-22
引用:落尽流年繁华 在2013-05-22 10:12:01写道:原帖
板楼肯定好啊
 

  采光通风都很不错

发表于2013-05-22

我家现在住的就是板楼,老房子了

发表于2013-05-22

以后有钱都买不着了

发表于2013-05-22

以后板楼肯定是稀奇物啊

发表于2013-05-22

哎,这种房源实在太少

上一页|1|
/1页